出處:上海閔行四幼 作者:張美
一次繪畫課,我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孩子左顧右盼遲遲不肯動筆。問他怎么了,他低著頭小聲說:“上次畫的畫,媽媽說我畫得亂七八糟,一點也不象。”這位媽媽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駐筆不前。
實際上,“畫的象不象”只是對繪畫作品中形象性的一種評判,所謂“照貓畫貓,照虎畫虎”,反映的是一種模仿技術(shù)和觀察力。但除此以外,繪畫中還有創(chuàng)造性、藝術(shù)性等評價指標。譬如畢加索的畫就很難看出來象什么。幼兒由于認知、思維的局限,在觀察事物時不可能很全面,他也許只抓住自己看到的事物的某個特征將之繪于紙上,這時成人就會覺得不象,但在兒童看來,事物就是那樣子的,所以很象。而且即使兒童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也許精細動作發(fā)展的局限影響了他的發(fā)揮,所以單純從象與不象來評判兒童的繪畫作品有欠妥當。
童大多喜歡畫畫,因為繪畫的直觀和具體正好迎合了他們思維的形象性特征——兒童不是為了繪畫的結(jié)果而畫的,對于他們而言,并不計較畫得象不象,他們在畫、在涂抹,他們沉浸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繪畫就是他們自我表達的一種語言。既然兒童是在繪畫中思維,通過繪畫表達著自己,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支持鼓勵孩子呢?
1、材料的選配應(yīng)該適合孩子的年齡、生理特點。選配材料時除了要考慮到安全性、外形、尺寸、顏色等因素外,還需考慮到材質(zhì),如筆和紙的摩擦力——越小的孩子越難掌握摩擦力小的紙和筆;多使用“吃紙”的筆,因為這有利于孩子對細節(jié)的表現(xiàn)。
2、將錯就錯,另辟新徑畫錯了怎么辦?通常老師的做法是讓他們畫在旁邊,或許干脆換張紙。但有時將錯就錯,鼓勵孩子另辟新徑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
3、鼓勵孩子講解自己的作品。繪畫的過程也是孩子想象的過程、思維的過程、表達的過程。所以當看到孩子畫出成人難以理解的怪物時,或看到畫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時,不必驚訝,因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成人眼中的世界。你可以請孩子解釋一下,或許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原來這樣豐富,孩子的思維原來這樣有趣,你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孩子在解說過程中,大腦經(jīng)過記憶改造、表象重構(gòu)等過程,這將促進他抽象思維的發(fā)展。
4、 積極評價。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況下。孩子是從別人的眼中認識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總是否定的信息,漸漸地,他對自己也會持同樣的否定態(tài)度,而一個人地自我意識將影響他整個人生。所以當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時,認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勵他,講出自己地真實感受,與他討論,而不要敷衍。孩子在成人認真聆聽和注視下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一種他的工作成果受到重視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