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練習中教問結合,由易到難。
2至3歲的嬰兒的獨立意識以及手和全身的動作發(fā)展,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什么都想動手試一試,體驗一下。我們在常規(guī)培養(yǎng)中有意識的把教和問結合在練習中,如:玩水是很多孩子喜歡干的事情,在洗手時,往往會出現孩子洗不完地洗,衣袖也常常弄濕的現象。在孩子洗手時問:看看手心,瞧瞧手背,哪里臟?先干什么,(沖沖小手),再做什么,(擦肥皂)最后做什么?(沖干凈,擦干手)。經過幾次練習,教師再把洗手的環(huán)節(jié)編成兒歌:"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沖沖小手擦肥皂,來來回回沖干凈,一、二、三,三、二、一,手指朝下輕輕甩,甩干小手瞧一瞧"。孩子經過多次反復練習,逐步形成了洗手時的好習慣。
3、分析難點,重點培養(yǎng)和訓練。
由于托班幼兒的自控能力較差,使他們養(yǎng)成能按要求安靜一會兒的習慣是常規(guī)訓練的難點。經過分析認為:在常規(guī)培養(yǎng)中,給孩子一點安靜的訓練很有必要,通過安靜訓練,可培養(yǎng)孩子'、自覺安靜下來的習慣,這使孩子在游戲、就餐、午睡等環(huán)節(jié)中能較快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們著重對孩子的安靜習慣進行了訓練。(1)、先讓孩子學會靜坐休息,訓練時間可由2-3分鐘起,逐漸增加時間,可同時播放輕音樂;(2)、組織玩一些安靜的游戲活動,如"打電話",教師用耳語對孩子說簡單的數字,再讓他用耳語傳給同伴,這樣一來,教室里一片安靜,幾個人靠耳語、動作和表情來傳達交流,顯得很神秘,從而使寶寶領會安靜獨特的感受和魅力。
關心現代教學觀點認為對3歲之前的孩子應多用"關心",也就是老師用一顆愛心來照料孩子的健康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衛(wèi)生習慣等方面,所以保育工作無疑是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步。"心"就是"留心"我們老師要關注孩子成長軌跡的注意和重視,要以一種耐心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和需要,每天的觀察是引導寶寶發(fā)展的重要前提,這其中就包括了"教和養(yǎng)"兩方面內容。有了這方面的了解對托班孩子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才能比較好的展開我們把培養(yǎng)和建立新入園的孩子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是貫穿在本學期中的通過這個學期的努力,我們班的寶寶能在早晨來園時自己把書包放好,寶寶能自己穿脫褲子和鞋子,能自己入廁,能手心手背搓把小手洗干凈后,小手握握緊,能在外出時聽老師的口令排好隊,大部分寶寶能自己用小勺大口大口吃飯,能在口渴時自己喝水,飯后能用小毛巾擦臉,現在有的寶寶還會自己把衣服塞到褲子里,,雖然他們的動作還很笨拙,雖然他們的能力還很有限,雖然他們有時要費好大的勁才能完成,雖然這些對于大孩子說,不算什么,但對這些只有2-3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
三、關心、留心,重視孩子的素質能力培養(yǎng)我們都知道,在托班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有很大的困難,所以我們非常注重個性化、個別戶的教育活動。對托班幼兒來說,一次教學并不能學會交往,記住名稱,理解概念。而只有在直接的感知和體驗中,通過不斷的重復才可能穩(wěn)定在心理結構中。因此,同樣的目標完全可以在區(qū)角活動、自由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中個別化地實施才能達成。我們不能指望讓2~3歲幼兒通過思考,來回答教師的啟發(fā)性問題,因為他們的思維是直接的;也不能期盼2~3歲幼兒通過討論,完成老師的預期性任務,因為他們的經驗是純個體的。情緒的外露、易感是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我們也經?吹,凡成功的托班集體教學活動,往往都是教師充分激發(fā)幼兒情緒,通過群體間的情緒相互感染,讓幼兒體驗集體的快樂。盡管很多情況下,他們相互之間并不理解,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群體行為效應,哪怕不知道一個孩子在笑什么,另一些孩子也會由衷地跟著高興;哪怕不理解一個孩子為什么這樣做,另一些孩子也會自覺地跟著模仿,哪怕不明白一個孩子說話的意思,另一些孩子也會自發(fā)地跟著附和。對托班幼兒來說,一起做、一起說、一起笑本身就很開心,本身就是一種好玩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