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幼小銜接研究的意義1 、樹立正確"幼小銜接"觀念.
給家長和老師以正確的指導態(tài)度和觀念。統(tǒng)一思想,步調一致,提高幼小銜接的效果。
2 、尋找科學的指導方法和訓練策略.
采取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導和培養(yǎng),使大班幼兒作好各方面的準備,縮短適應期。
3、 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統(tǒng)性,一致性,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資源,豐富大班下學期的教學內容,作出相應調整和補充,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銜接。
二、幼小銜接的原因------為什么銜接1 、幼兒生理心理發(fā)育特點孩子在六歲之前的成長要經(jīng)過許多的關鍵期和危機期。三歲入幼兒園時,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出現(xiàn)了第一個危機期或適應期,產生分離焦慮,自我意識已形成。
六歲從幼兒園入小學,又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又出現(xiàn)一個危機期或轉折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長大了,在身體、年齡等方面長大了,但在心理上還不很成熟,這就出現(xiàn)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獨立,又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因此,有時表現(xiàn)出逆反現(xiàn)象。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發(fā)育特點,只要及時的注意,給予良好的引導和幫助,就可以把此現(xiàn)象降到最低。
2 、幼兒園到小學的六大斷層(1)關系人的斷層:孩子入學后,必須離開"第二母親"角色的關系人---幼兒園老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老師,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幼兒園是自由游戲、探索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的學習方式,而小學則是正規(guī)科目學習方式,孩子必須適應集體學習的新形式。
。3)行為規(guī)范的斷層: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需要,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guī)則所控制。
。4)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與幼兒園的伙伴分離,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并為班級所認可,產生新的歸屬感。
(5)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老師都對小學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習減少游戲,看電視的時間等。尤其是家長,希望每次考試要得100分,要當班干部等。
。6)學習環(huán)境的斷層:幼兒園的自由,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轉換成分科學習,有作業(yè),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huán)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tài)或學習障礙。
以上這些斷層使30%小學生有不適應現(xiàn)象,導致學習興趣低落,恐懼,焦慮以及攻擊性強等行為發(fā)生。
三、 幼小銜接的內容 ------ 銜接什么(一) 激發(fā)良好愿望,提升學習興趣:
1 、愿望和興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關鍵,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從內心感到自豪,驕傲,自信,具有上進心,期盼上學和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天,產生內驅力。并讓孩子了解小學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不要用上學和小學老師恐嚇、嚇唬孩子。
2 、提升學習興趣:
讓學習象游戲一樣有趣----在游戲中學習。
在學習中贊美孩子----"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結合,精神獎勵為主。
消除學習辛苦的印象----讓孩子喜歡學習,產生學習的動力,因為有動力就不覺得辛苦。
讓孩子領略學習的成就感---取得成績得到認可和贊許,會增強自信心、求知欲、滿足感,而養(yǎng)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ǘ┡囵B(yǎng)孩子的學習素質,即學習的能力。
1、觀察能力---觀察其實就是學習,觀察大自然、人事物。但觀察不等于毫無目的,東張西望走馬觀花,而是落到事物的細微之處,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區(qū)別、現(xiàn)象、變化,并帶著問題去觀察。如觀察洗手間位置,家長止步線,老師辦公室位置,周圍同學,街道周邊標志物等)2、 專注能力---起到?jīng)Q定作用。要求孩子做事情專注的做10分鐘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時。家長首先做事情要專心堅持,要與孩子共同專心做一件事情,創(chuàng)設安靜環(huán)境,避免新奇東西干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