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畫面,知道黑夜是不用討厭和害怕的。
2、敢于面對陌生的事物,會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態(tài)度。
活動準備:
故事PPT、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一、 席奶奶討厭黑夜。
師:席奶奶怎么啦?
師:她害怕什么呢?
小結:原來,席奶奶討厭的就是——黑夜。
二、 席奶奶趕走黑夜。
師:你討厭黑夜嗎?為什么呢?
師:席奶奶想趕走黑夜,你想趕走黑夜嗎?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趕走黑夜呢?
師:席奶奶把黑夜趕走了嗎?
三、 幫席奶奶想辦法。
師:席奶奶這么害怕,那黑夜里到底有些什么呢?
師:我們一起幫席奶奶找找看。
四、 趕走我的討厭。
師:席奶奶最討厭黑夜,你醉討厭什么呢?
師:你能想想辦法,把你醉討厭的趕掉嗎?
師:想出好辦法了嗎?去問問客人老師,請他們幫你們一起想想好辦法吧。
對《討厭黑夜的席奶奶》的課程評析通過對觀賞一堂由王紅裕老師上的中班語言課《討厭黑夜的席奶奶》。本人對這堂課做了一個簡單的課程評析。
一張黑夜的圖片引入,拉開了序幕。老師通過讓小朋友觀察,提問到小朋友是通過什么來判斷這是黑夜的,并沒有直接引入繪本,更吸引了兒童注意力。讓小朋友們思考"哪些動物是晚上出來活動的"小朋友表現(xiàn)的并不是很積極,這也說明了小朋友們對黑夜的認知比較薄弱。
隨后《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出場,簡單介紹,老師提問小朋友怎么樣才可以趕走黑夜,我認為此處有些突兀,小朋友有點摸不著頭腦,老師只好一直通過語言來引導沒有注重小朋友的想象力的發(fā)揮。按著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老師以情景閱讀的方式讓小朋友們知道了,席奶奶一共用了五種方法來趕走黑夜,但是到最后都沒成功。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繪本在此時已經(jīng)接近了尾聲,而王紅裕老師此時展示出了他這節(jié)課的最大亮點,"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到"害怕"黑夜的席奶奶的轉變。席奶奶因趕不走黑夜而感到害怕,她沖進了廚房看到一個"大怪物"而這個"大怪物"通過幻燈片的播放小朋友們知道了其實這個"大怪物"就是一些廚房用品。小朋友通過識別這些物品,并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卡片中找出這些用品。這個亮點的加入讓故事變得不在單調同時也增加了很多的知識,例如:1、小朋友離開了座位活動起來,增加了趣味性;2、小朋友認識到了廚房用品;3、讓小朋友懂得了對日常用品的歸類;4、讓小朋友知道了再黑夜中看到的這些"大怪物"其實就是一些廚房用品,因此不必害怕。同樣的對臥室、衛(wèi)生間依次做了展示。同時也呼應了前面"討厭"到"害怕"的概念轉變。從而達到讓小朋友幫席奶奶找到答案而且也告訴自己不用害怕的目的。最后忙碌來了一晚上的席奶奶迎來了白天,而她卻太累了睡著了。這時代表白天的溫馨音樂響起,老師在結尾處問道陽光明媚的白天小朋友們會做什么?大家還會不會害怕黑夜,小朋友齊聲回答道"不會害怕黑夜"這堂課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通過對這堂課的觀賞本人學會了很多,王紅裕老師以情景教學的模式把這個簡單的繪本講的繪聲繪色,將新的內容融入到了繪本中,打破了傳統(tǒng)的死板教學。這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一點。對于這堂課本人也提出了一點意見,在老師講述席奶奶如何趕走的黑夜的時候,其中一些方法,可以讓小朋友自己來模仿,或者是組合表演的形式來表現(xiàn),這樣會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