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偉是個內向而膽小的孩子,他的動手能力比較差,活動中顯得不夠積極也很不自信。而從他的眼中流露出的渴望之情,卻另我對他倍加關注。
現階段我們在結構區(qū)中又投放了新材料——管狀積木。頭兩天玩的孩子特別多,他們能根據圖案構造出各種不同的物體,有自行車、桌椅、飛機、風車等,每當孩子拼成一樣東西而歡呼時,我注意到偉偉總站在一旁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們。
今天早上,偉偉來園后搬起了椅子,東張張,西望望,最后把目光停留在了結構區(qū)。只見他慢慢挪動了腳步,把椅子輕輕地搬到了結構區(qū)旁。偉偉拿了兩個塑料圓圈開始嘗試了。而此時,語言區(qū)里的孩子碰到了困難,我轉身去那邊指導,可我心里還是想著偉偉動起來了沒有。當我指導完語言區(qū)的配對閱讀后,回頭再看看偉偉,發(fā)現在他桌前已放了好幾根管狀積木,手里還是拿著塑料圈,一副無從著手的樣子,看著身邊的同伴變戲法似的拼成一個又一個的物體,他的眼里充滿了渴望,可他卻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悄悄地走了過去,扶著他的肩膀輕聲地問:“你想拼什么呢?我們一起來拼好嗎?”他高興極了,使勁點了點頭,拿起塑料圈高高舉了起來:“老師,我要拼自行車!薄澳呛冒!”我爽快地答應了他。于是,我照著自行車的圖案問道:“偉偉,你看自行車有幾個輪子,你先把它拿出來!比缓笥终埶阉械淖孕熊嚨摹傲慵币灰徽伊顺鰜怼
拼插開始了,偉偉吃力地把管子組裝起來,一下、兩下、三下,全失敗了?粗诡^喪氣的臉,我的心也似乎被揪住了!皠e著急,偉偉,接著再來!蔽沂职咽钟昧Π压茏咏恿似饋,讓他繼續(xù)組裝。一根、兩根、三根------自行車的籠頭組裝成功了,我翹起了大拇指在他面前晃了兩晃,他的嘴角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拼自行車的車身是較難的一個步驟。偉偉求助的目光又投向了我,我讓他學著自己看拼裝結構圖,并對他說:“偉偉,你試試看,車身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拼的?”他拿起圖案仔細看了又看,臉上的笑容逐漸擴散:“我知道了,從籠頭上接下去!薄皩ρ,真聰明!快拼吧!”我又一次鼓勵他。
此時此刻,偉偉好象開竅了許多,看著圖紙一步一步地把車身和后坐架一一組裝了起來。我一看,整整用了四十六分鐘,一輛自行車終于組裝完成。只見偉偉從座位上一躍而起,拿起自行車走到同伴們面前,大聲叫了起來:“你們看,我也拼了一輛自行車,我成功啦!”我疾步走上前,對著孩子們說:“偉偉真行,我們快為他鼓鼓掌,祝賀他!”孩子們受到了鼓舞,紛紛拍起了手。偉偉的臉上揚起了燦爛的笑容。
偉偉成功了,他的笑容總在我的面前晃動,我的心里也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和欣喜。當我在這些尋常日子里一步步接近他,一次次鼓勵他,一遍遍支持他的時候,他的心頭慢慢燃起了對學習的興趣和渴望成功的激情。因此,我深深體會到,當我們教師面對著一群個體差異有處在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的孩子時,我們既要承認差異的存在,又要盡力地減少和縮短這些客觀存在的差異。因此,細微的觀察、適時的點撥、熱情的鼓勵是我們教師在孩子成長歷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教育原則。
……